【成语踌躇满志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踌躇满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在取得一定成就或达成目标后所表现出的自信、满足和得意的情绪。这个成语虽然字面上带有“踌躇”一词,但实际含义并非犹豫不决,而是指人内心充满自信和满足感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踌躇 | 指心中有所顾虑或犹豫,但在本成语中引申为“自得、满足”之意 |
满志 | 志向已实现,内心充满满足感 |
整体意思:
形容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满意,感到志得意满,充满自信和成就感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庖丁解牛,游刃有余;每至于族,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,视为止,行为迟,动刀甚微,謋然已解,如土委地。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形容人因成功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|
语法结构 | 动词性短语,作谓语、定语使用 |
近义词 | 志得意满、踌躇自得、心满意足 |
反义词 | 灰心丧气、垂头丧气、心灰意冷 |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创业梦想,站在公司大楼前,踌躇满志。
2. 考试成绩出来后,她踌躇满志地对父母说:“我这次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。”
四、常见误区
误区 | 正确理解 |
认为“踌躇”是“犹豫不决”的意思 | 实际上在该成语中,“踌躇”是“自得、满足”的意思 |
把“踌躇满志”当作贬义词 | 其实是中性或褒义词,强调人的成就感和自信 |
误用为形容失败后的状态 | 不适合用来描述失败或沮丧的情绪 |
五、总结
“踌躇满志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源自《庄子》,原意是形容庖丁解牛技艺高超后所表现出的从容与自信。如今,它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取得成就后的满足与自豪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其含义。掌握这一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