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旱莲草是什么样子】旱莲草,又称墨旱莲、鳢肠,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属于菊科植物。它在民间常用于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等功效。下面将从外观特征、生长环境、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。
一、旱莲草的外观特征
旱莲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高度一般在30-80厘米之间。其茎呈四棱形,表面有细毛,颜色多为紫红色或淡绿色。叶片对生,呈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,叶面较光滑,叶背有细毛。花小而密集,呈淡紫色或白色,通常成穗状排列。果实为瘦果,呈椭圆形,表面有棱。
二、生长环境与分布
旱莲草多生长于湿润的草地、田埂、路旁或水边,适应性强,耐干旱也耐湿。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,如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三、药用价值
旱莲草性凉,味甘、酸,归肝、肾经。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滋补肝肾的功效。常用于治疗鼻衄、咯血、便血、尿血等出血症状,也可用于改善头发早白、腰膝酸软等问题。
四、总结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描述 |
植物名称 | 旱莲草(墨旱莲、鳢肠) |
科属 | 菊科(Asteraceae) |
形态特征 | 一年生草本,茎四棱形,叶对生,花小,果实为瘦果 |
叶片形状 | 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 |
花朵颜色 | 淡紫色或白色 |
生长环境 | 多见于湿润草地、田埂、路旁 |
分布区域 |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|
药用部位 | 全草或地上部分 |
性味归经 | 性凉,味甘、酸,归肝、肾经 |
功效作用 | 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滋补肝肾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旱莲草不仅外形独特,而且在中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了解它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,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利用这一天然药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