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兄弟阋墙的典故

2025-10-06 04:44:45

问题描述:

兄弟阋墙的典故,求路过的神仙指点,急急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6 04:44:45

兄弟阋墙的典故】“兄弟阋墙”是一个源自《诗经》的成语,用来形容兄弟之间因矛盾而发生争斗、内讧。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家庭内部的冲突,也常被引申为国家或群体内部因意见不合而产生的对立。

一、典故来源

“兄弟阋墙”最早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。”意思是:兄弟在家中争吵,但对外却能共同抵御外敌。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在家庭内部有矛盾,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,仍应团结一致。

后来,“兄弟阋墙”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,用来比喻兄弟或同僚之间因利益、权力或观念不同而产生争执,甚至互相攻击。

二、典故演变与使用

时间 发展阶段 内容说明
先秦 起源 出自《诗经》,原意为兄弟虽有争执,但仍能共御外敌
汉代 引申 文人开始用“兄弟阋墙”形容家族或群体内部矛盾
唐宋 流行 成语广泛用于诗词、史书和民间故事中
近现代 延伸 用于描述国家、政党、团体之间的内部斗争

三、典型例子

人物/事件 简介 体现“兄弟阋墙”的点
曹丕与曹植 三国时期曹操的两个儿子,争夺继承权 兄弟间因权力产生激烈斗争
李世民与李建成 唐初太子与秦王,最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皇室内部权力斗争的典型
清朝“九子夺嫡” 康熙诸子争夺皇位 兄弟之间因皇权而相互倾轧

四、现实意义

“兄弟阋墙”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,更是一种警示。它提醒人们:

- 家庭、组织、国家内部的矛盾若处理不当,可能导致整体衰败;

- 在面对外部压力时,内部团结尤为重要;

- 和谐共处、互谅互让是维系关系的关键。

五、总结

“兄弟阋墙”这一典故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教训。它不仅是对古代兄弟争斗的记录,更是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、政治格局的一种深刻反思。通过了解这一典故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复杂环境中维护团结与稳定。

项目 内容
典故出处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
含义 兄弟之间因矛盾而争斗
历史演变 从家庭矛盾到国家斗争
现实意义 提醒内部团结的重要性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兄弟阋墙”在现代管理、家庭关系或国际政治中的应用,可继续深入分析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