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剀切深厚而无空疏之弊出自哪里】一、
“剀切深厚而无空疏之弊”这句话常用于评价文章或言论的风格,强调内容既切实中肯(剀切),又富有深度(深厚),同时避免了空洞浮夸(无空疏之弊)。该语句最早见于清代学者章学诚的《文史通义》。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、文学家,他主张文章应有实际内容,反对虚浮之风。
在《文史通义》中,章学诚提出“文贵有物”,即文章要有实质内容,不能空洞无物。这一思想与“剀切深厚而无空疏之弊”高度契合。因此,这句话可以视为对章学诚文学观的一种提炼和概括。
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出处及含义,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原文出处 | 清代章学诚《文史通义》 |
作者 | 章学诚(清代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) |
含义解释 | “剀切”指言辞恳切、切中要害;“深厚”指内容充实、思想深刻;“无空疏之弊”指不流于空泛、不脱离实际。 |
相关背景 | 章学诚提倡“文贵有物”,反对虚浮文风,主张文章应有实际内容和思想深度。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评价文章、言论、学术作品等,强调内容扎实、表达实在。 |
三、结语
“剀切深厚而无空疏之弊”虽非直接摘自某一段落,但其思想根源可追溯至章学诚的《文史通义》。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章质量的高要求,也反映了文人学者追求真实、深刻、实用的写作理念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,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