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是什么意思】“千载谁堪伯仲间”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《书愤》一诗。其中“伯仲”是古代用来表示兄弟排行的词语,后来引申为比较、评定人物或事物的高下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“千年之中,谁能与他(指诸葛亮)相提并论呢?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和敬仰。
一、
“伯仲”原意是指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,后引申为衡量人或事之间的高低、优劣。在古文中,“伯仲之间”常用来表示两人难分高下,或形容某人极为杰出,难以有人与其相比。
在“千载谁堪伯仲间”中,“伯仲”指的是可以与历史人物(如诸葛亮)相提并论的人。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,以及对现实人才匮乏的感慨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原意 | 引申义 | 在诗句中的含义 | 诗句出处 | 作者 |
伯仲 | 兄弟排行(伯为老大,仲为老二) | 比较、评定高下 | 表示能与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者 | 千载谁堪伯仲间 | 陆游 |
千载 | 千年 | 长久的时间 | 形容历史久远 | — | — |
谁堪 | 谁能胜任 | 谁能比得上 | 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| — | —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伯仲”不仅用于文学作品,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形容两个人的能力、成就相近,难以分出高下。例如:“这两个人的水平伯仲之间,很难说谁更胜一筹。”
在古代诗词中,“伯仲”往往带有褒义,表示对某人的高度认可。陆游在《书愤》中借“伯仲”表达对诸葛亮的推崇,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朝政腐败、人才凋零的不满。
四、结语
“千载谁堪伯仲间”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,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思。通过理解“伯仲”的含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句的情感与思想内涵,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