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煤山雀品种简介】煤山雀(学名:Periparus melanocephalus),是一种小型鸣禽,属于山雀科。其分布广泛,主要栖息于北半球的温带森林地区,尤其在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等地较为常见。煤山雀以其独特的外貌和活泼的习性受到鸟类爱好者的喜爱。
煤山雀体型较小,体长约为12-14厘米,体重约15-20克。成鸟头部呈黑色,脸颊为白色,背部为灰褐色,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,翅膀和尾部则带有深色斑纹。雄鸟与雌鸟在外形上差异不大,但雄鸟的羽毛颜色通常更为鲜艳。
煤山雀是杂食性动物,主要以昆虫、种子、果实等为食。它们在春夏季节常在树冠层活动,冬季则会下降到较低的灌木丛中觅食。煤山雀善于跳跃和滑翔,飞行时姿态轻盈,常与其他山雀类鸟类共同活动。
在繁殖季节,煤山雀会选择树洞或人工巢箱作为筑巢地点。每窝产卵数量一般为4-6枚,孵化期约为13-15天。幼鸟由双亲共同喂养,大约2-3周后即可离巢。
以下是关于煤山雀的简要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学名 | Periparus melanocephalus |
中文名 | 煤山雀 |
英文名 | Coal Tit |
体长 | 12-14 厘米 |
体重 | 15-20 克 |
分布区域 | 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等 |
栖息环境 | 温带森林、灌木丛 |
食性 | 杂食性(昆虫、种子、果实) |
繁殖方式 | 树洞或人工巢箱 |
每窝产卵数 | 4-6 枚 |
孵化期 | 13-15 天 |
保护状态 | IUCN 无危(LC) |
煤山雀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鸟类,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,也因其活泼好动的性格成为许多观鸟爱好者关注的对象。在城市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中,煤山雀的身影时常可见,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