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卑躬屈膝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卑躬屈膝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非常恭敬、顺从,甚至到了过分讨好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,表示一个人在面对权势或地位高的人时,表现出极度的谦卑和服从,有时甚至丧失了自尊和人格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卑躬屈膝 |
拼音 | bēi gōng qū xī |
释义 | 形容对人极端恭敬、顺从,甚至奴颜婢膝的样子。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也,卑躬屈膝,唯诺而已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的态度过于恭维、谄媚。 |
近义词 | 奴颜婢膝、阿谀奉承、低声下气 |
反义词 | 傲骨铮铮、刚正不阿、不卑不亢 |
二、使用场景
1. 职场中:当一个人为了升职或保住职位,对上司过度奉承,不顾原则时,可以用“卑躬屈膝”来形容。
2. 生活中:在面对强势人物时,有些人会表现出极度的顺从,这种行为也常被形容为“卑躬屈膝”。
3. 文学作品:在描写历史人物或小说角色时,常用此词来刻画那些缺乏骨气、一味讨好的人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卑躬屈膝”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。
- 不宜用于描述正常的礼貌或尊重,否则容易引起误解。
- 在正式写作中,应谨慎使用该词,避免给人留下刻板印象。
四、总结
“卑躬屈膝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权势或强权时,表现出极低的姿态和顺从。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,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保持自尊与自信,避免陷入无原则的讨好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