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掎角之势什么意思】“掎角之势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军事或战略上的布局。它源自古代战争中的战术思想,强调通过多个方向的配合来形成对敌人的包围或牵制态势。
一、
“掎角之势”字面意思是“像三角形一样相互支撑”,引申为在作战或竞争中,多方力量相互配合、互相支援,形成一种有利的战略格局。这种态势通常出现在多个势力或部队协同作战时,能够有效牵制敌人、分散其注意力,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。
这个成语多用于军事、政治、商业等领域的战略分析中,强调团队协作与战略布局的重要性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掎角之势 |
拼音 | jǐ jiǎo zhī shì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辽传》:“辽曰:‘此地势险,又多草木,非可久屯。不如分兵掎角而进。’” |
字面意思 | 像三角形一样相互支撑 |
引申含义 | 多方配合、互相支援,形成有利的战略局面 |
使用场景 | 军事、政治、商业等领域的战略部署 |
近义词 | 首尾呼应、左右夹击、围而不攻 |
反义词 | 孤军奋战、各自为战 |
示例 | 在市场竞争中,企业若能形成掎角之势,便能在多个市场同时发力,占据优势。 |
三、结语
“掎角之势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,要善于利用多方资源,形成合力,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无论是战场还是商海,懂得“掎角之势”的人往往更具战略眼光。